油蔥是客家料理中最基本的佐料,小時候吃乾麵時,媽媽總是會加上一匙的油蔥酥油來提香.簡單的家常乾麵只要淋上醬油拌辦上油蔥酥就能香噴噴,用來填飽肚子又不失美味的懶人料理.所以我們家的冰箱總是有一罐油蔥酥油冰著,油蔥酥油快食完時還要記的去補貨,因為少了油蔥酥油拌麵就完全失去吃乾拌麵的動力.(下次再來分享懶人乾麵料理)
這回去中部旅遊,買了一袋新鮮[紅蔥頭],滿滿的一整袋只賣50元(老闆說兩袋要算我90元),真的很便宜原本打算自製油飯的時候會用上,但這麼一大袋的紅蔥頭不知道要煮幾次油飯才能消耗的完?! 加上紅蔥頭的保存不比蒜頭長,上回我煮油飯時用剩的紅蔥頭才短短一星期就長霉腐壞.所以這次我決定拿來自製油蔥酥油.
製作過程很簡單,只要幾個步驟就完成.比較惱人的應該是幫紅蔥頭去外膜及切碎的過程,會刺激料理者的淚腺導致大量分泌淚液.讓人很不舒服.
先將紅蔥頭泡在水裡,待會較好去外膜.
稍微浸泡後撈起,將紅蔥頭去頭去尾這樣較好去外膜.
去外膜的過程可以準備一台電風扇將空氣中的辛辣氣味吹淡,減少眼睛的刺激.(我覺得很有幫助唷!)
去好外膜的紅蔥頭再稍微水沖一下洗淨.
將洗淨的紅蔥頭放進料理機(註一)打碎,可以省去手工切碎的步驟及眼睛再度受到刺激的風險.
只花了幾秒鐘,紅蔥頭就被切得很碎. 若是不想切太碎只要縮短調理機開關的時間就可以了.
我分批將紅蔥頭打碎,不一會兒功夫就已經滿滿一碗了堆成山了.
這一整袋的紅蔥頭我一共切碎成兩大碗,也分兩次下鍋.
滿滿兩大碗的紅蔥碎
第一鍋我打算做成油蔥酥,就是油脂含量較少的油蔥酥.只要在拌好的乾麵上灑上一小匙的油蔥酥就會吃到酥脆的口感.
第二鍋我用動物油來炸(雞皮炸的油),裝罐的時候連油一起封罐.就變油蔥,乾拌麵不可缺少的佐料.
油炸的過程我用慢小火,所以需要一段時間來炸酥. 紅蔥酥開始膨脹轉色的時候就可以準備撈起了.
因為撈起後油的餘溫還會繼續加熱,而油蔥酥一旦炸過頭就會產生苦焦味.油蔥酥的成敗關鍵就在這裡.
起鍋後我直接倒入玻璃保鮮盒裡,等常溫放涼後再放入冰箱保存.
自製油蔥酥的好處...
市售的油蔥酥,廠商為了快速方便製成,常常連紅蔥頭的頭尾都沒切乾淨就下鍋油炸.我常常吃到紅蔥頭的根部.這不免讓我擔心市售的油蔥裡的紅蔥頭有洗乾淨嗎?! 衛生安全值得信賴嗎?!
另外一點就是炸好的油蔥必須要處在液態時就倒入容器中方便定型.而我們在市場上買的油蔥幾乎都是使用塑膠瓶來承裝販售,一方面成本也比較低,攜帶也方便.廠商不太可能等到油蔥冷卻後再分裝,因為冷卻後的油蔥不易分裝. 再者以時間成本考量,應該很少有業者會慢慢等涼在一杓一杓的分裝到容器裡吧?! (註二)
自製油蔥的最大好處就是比外面市售的油蔥香很多,而且也不加防腐劑. 只要燙個青菜拌上一點油蔥就是一道美味懶人菜.
老公吃了自製油蔥的乾拌麵後大力推賞,還自告奮勇說下次要幫我去[紅蔥頭的外膜],他說這一點苦差事可以換來一桌桌美味料理很划算!哈哈哈...
我想以後我應該都會自己動手做油蔥. 我們家都是油葱控壓~~
註一:CUISINART CSB-77 這台美國著名廚房電器大廠推出的多功能料理機是我去年去LA時買的,其實這一台料理機早在我懷孕的時候就很想敗入手,但無奈台灣售價實在是太貴了買不下去.我在美國只花了台灣售價的一半就買入荷了,買回家後發現真的很好用,方便清洗外,食物都可以打得很碎.
我買的這款有兩種刀,一種是文中使用的切碎功能用的刀片,這個功能適合用來打辛香料,不會打成泥狀只會將食材切碎而已.
另一種刀片是直接用在調理棒上的,適合打果汁,或是自作嬰兒副食品.超方便又好清洗.可以直接在馬克杯中打果汁唷!
這個組合還附上一個打蛋器套件.做菜的時候這個功能我比較少使用,但作蛋糕的時候可以打發蛋白.
當初我原本只想買調理棒就好,但無奈單獨販售的調理棒已被賣完,現場只有賣這個組合.沒想到買回家後我使用切碎功能的頻率越來越高.
超級推薦的廚房必備品!!!
這一款食物料理棒在媽媽界已經紅很久了,台灣百貨專櫃也可以買到, 只是要多付兩倍的錢.(我們要用好東西都要花比人家多的錢,很無奈呀!)
註二:我目前看到市售的油蔥有用玻璃瓶承裝的有HOLA在賣的XX鵝油製的油蔥.但是一小罐就要幾百塊.真的好貴....當全職家庭主婦後精打細算很重要呢! 呵~
- May 12 Sat 2012 00:17
好 輕鬆自製香噴噴的油蔥酥
close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
禁止留言